国产剧“中女”观察:从“鸡毛蒜皮”到“精英爽文”

近日,随着杨幂主演的《爱的二八定律》的热播,"请允许国产剧里有中女的存在"这一话题冲上了热搜,并引发了大量网友的热议。人到中年,生命的厚度与年轻时不可同日而语,即使脸上已经被岁月刻下了一些痕迹,也不妨碍"中女"拥有不同于"少女"的复杂性与魅力,阅尽千帆的磨炼与沉淀值得反复的推敲回味。

所以纵观近几年的影视市场,"中女"飞升的势头越发锐不可挡,职业剧、家庭剧、女性群像剧中都少不了她们的影子,俨然已经成为了"流量密码"那么,今天就让我们借着这个机会探讨一下,已经霸屏多时的"中女角色"在创作上都有什么规律?又出现了哪些桎梏?"中女"标配:精英气场、奶狗男友回顾"遥控器"时代的影视市场,由于家庭伦理剧在当时备受主流受众的喜爱,所以电视剧中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经典"中女"形象,基本都是每天生活在"鸡毛蒜皮"里,与婆婆斗智斗勇的"媳妇",例如,《媳妇的美好时代》中的毛豆豆,《回家的诱惑》中的林品如。2015年开始,影视行业提速进入互联网时代,主流受众的变换,让国产剧审美发生了"由台转网"的颠覆性迭代。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,95、00后的用户,深受飞速崛起的女性意识影响,不再拘泥于男权社会中的"白瘦幼"传统审美公式,开始追求多元化价值理念。

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,近两年,市场上不仅出现了很多非常火爆的"姐系"综艺,各种以"中女"为主角的剧集也呈现出了刷屏的趋势。那么,纵观当下正在流行中的"中女"角色,她们身上都有哪些相似的特质?讨论之前,让我们先把"中女"角色分为两大类,职场型"中女"与家庭型"中女"。职场型"中女"可以说是目前最炙手可热的"中女"形象。她们大多心智成熟,淡定干练,雷厉风行的穿梭在各种商务场合,对权力与事业有着强烈的野心。代表人物有《我的前半生》中的唐晶,作为金融精英,她理性客观、头脑冷静,一心扑在事业上,经常因为忙着开会吃不上一顿饭。

还有《怪我过分美丽》中的莫向晚,作为经纪人,她不仅要处理大大小小的艺人纠纷,还要应对娱乐公司老板、制片人、品牌方的种种刁难,一路披荆斩棘,从不气馁。《盛装》中的陈开怡是才华横溢的杂志副主编,突然空降的主编给了她当头一棒,让她不得不直面职场危机。

这些姐姐一个比一个更"飒",无论是业务能力,还是经济条件都处在金字塔尖的位置,这让她们更希望掌控情感中的主动权,而不是"慕强"。所以,"中女"角色的感情线注定不会是普通的"男强女弱"模式,而是以"强强对话"或是"女强男弱"为主流。《理想之城》中的苏筱和夏明,《输赢》中的骆伽和周锐,都是典型的"双强CP",他们既恋人又是对手,像优秀的猎人一样,面对目标从来不会让步,誓要在职场上争出个高下,爱情这时候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。《理智派生活》中的沈若歆和祁晓,《女士的法则》许婕和宋修,则是标准的"女强男弱CP",姐姐负责在前面义无反顾的闯事业,但当姐姐偶尔脆弱,情绪不佳的时候,"年下"男友负责为她们提供情绪价值,抚慰她们的心灵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当下的影视剧在刻画"中女"角色时,逐渐开始注重描绘她们的"非性缘社会关系",例如,与同性闺蜜之间的动人友情,同性上下级之间的互助等等。《爱很美味》中,无论刘净、方欣、夏梦身边的男人如何变幻,好朋友是永远不变的。《芳心荡漾》中,张帆在手下女职员遭遇男上司职场潜规则时,选择勇敢的站出来为她撑腰。同质化、悬浮化,已经成为了题材进阶的阻碍当下影视剧中的家庭型"中女",可以说是过往家庭伦理剧中的"媳妇"的升级版。各种为"母亲""妻子"身份解缚的话题成为了卖点,她们不再甘愿隐身于男人背后,当一个没有思想的"贤内助",而是有自己坚定的目标,最常见的就是"鸡娃"。《小舍得》中的田雨岚,《小欢喜》中的童文洁,她们对孩子的教育都自有一套看法,与温和的"猫爸"相比更加的高标准、严要求,誓要让孩子出人头地。同时,她们也不愿意再为了家庭完全放弃理想和事业,明白有了经济基础才有了对抗风险的能力。《玫瑰之战》中,顾念经历了曲折的过程重新成为律师,面对重重考验,她迅速重拾了学生时代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,成功处理了一个又一个棘手的案件。《我们的婚姻》中,沈慧星在结婚生女后重回职场,一点点完成了从家庭主妇到投资界新人的蜕变。哪怕被现实所迫做了全职太太,也能在把家中打理的井井有条之余,凭借着业务能力扶助丈夫的事业,例如《三十而已》中的顾佳。

面对婚姻中的"毛边",丈夫的背叛,她们也不会忍气吞声,而是自尊自爱,敢于放手和舍弃。《妻子的选择》中,方糖面对丈夫的婚外情,始终保持着冷静的态度,在意识到婚姻的裂痕已经无法弥补后,果断选择离婚走向新的生活。

《我们都要好好的》中,寻找因为丈夫长时间的忽略患上了抑郁症,,努力挽回婚姻无果后,决定与丈夫一别两宽。

总而言之,无论是职场型"中女",还是家庭型"中女",这几年在荧幕上都越发的坚韧犀利,掷地有声。但在轰轰烈烈的"中女热"背后,也潜藏着不少问题,如果这些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,未来总有一天,"红利"也将无法维持。第一,人物的模板化和套路化,纵观市面上的中女角色,大多是几个有限的标签与关键词的排列组合,时间一长,多样性与新鲜感便无从谈起。特别是相比出道不久,戏路还未固定的年轻演员来说,适配"中女"角色的中生代女星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,早已摸索出了最擅长的戏路,并与角色一起慢慢固化。袁泉永远是淡定冷感的高知精英,刘涛永远温柔坚强,能包容一切,蒋欣永远是胜负欲极强的辛苦人设,白百何永远口齿伶俐、金句频出,以及"姐弟恋"专业户秦岚。

出现这种情况,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女星出道太久,自身特质给观众留下了太深的印象,已经凌驾于角色之上。另一方面,是创作者的懒惰导致他们只愿意复制已经成功的经验,不愿意进行颠覆性的冒险。长此以往,观众难免会觉得审美疲劳。第二,只求"爽感",难以触及真实。"中女"的概念在影视剧中被频繁拿出来做文章后,逐渐走向了一种极端,在职场中,"中女"要挥斥方遒,光鲜亮丽,个个都是精英中的精英,对各种歧视轻松就能靠实力整肃;在家庭中,"中女"也要能迅速杀伐决断,永远人间清醒,对玩弄感情的渣男重拳出击。

这就导致了"中女剧"和"甜宠剧"一样,成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"女性爽文",当然,对于市场与用户来说,"爽文"的优势确实是十分明显的,它以"造梦"的方式满足了观众的自我需求投射,为她们带来了情绪发泄的出口。但如果"中女剧"一直把现实中的女性困境打上"梦幻蝴蝶结",回避真实的焦虑与冲突,那么在创作中就无法进行更尖锐、更犀利的内容探索,还会阻碍类型向厚重与广阔的方向进化,长此以往,并不利于题材的健康发展。

未来,影视市场中的"中女"形象还会有哪些变化?能否真正跳出"独立""精英"这些刻板框架,融入更多的色彩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
「点点赞赏,手留余香」

赞赏

  • 素质男甲
  • 景·默
  • 下一个天后天蝎
  • 3人赞过
3
0
0
评论 0 请文明上网,理性发言

相关文章

  • 前几天,#广电公开征求影视剧分级意见#的消息一出现,瞬间登上了热搜。 尽管只是对「未成年」分级的意见征集,网友们已经开始畅想未来生活。 "成年频道可以放正常电视剧,剧里有正常思维角色。" "拍摄标准可以更大点,让穿越、宫斗回来吧!" 中国观众,真的非常「国剧贫瘠」。 事实上,中国影视剧产量,早已达到了世界第一。 问题
    凌尘zxt 10 3 0 条评论
  • 写在前面 不用明说大家也都心知,近年的国产剧品质基本是呈现一种向下的趋势,精品屈指可数,圈钱烂剧层出不穷,烂也烂得大同小异,故事敷衍,制作潦草,表演空洞,骂都骂不出多少新意来。 更荒诞的是,国产剧在质量持续走低的同时,并没有反思自身,而是越来越多地反过来,要求观众去忍耐,去适配从审美到表达的多方位降格,而不少观众也在
    真无棱的天和地 6 0 0 条评论
  • 来源|枪稿(ID:QiangGaooooo) 作者|子戈 头图|电视剧《爱很美味》截图 在相当程度上,中国影视工业当然是在进步的。 尤其是硬件层面,"电影级视听"都已经是标配。然而,毋庸讳言,完全以"大众"为目标市场,电视剧甚至比电影更难在题材和表达上有所施展。 即便是优爱腾这样的民营资本不断进入剧集领域,国产剧本质
    tgzhxzhzh 9 1 0 条评论
  • 近年来,国产剧对女性角色的刻画似乎走进了「大女主」、「高收入女强人」的俗套中。 角色同质化严重,我们观众看剧总有一种这个角色似曾相识的感觉。 是国产剧真的不会拍吗?我们希望在荧屏上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女性角色呢? 来看看知乎答主们的解读! 现在国产剧对女性角色的刻画是不是都落进了大女主、高收入白领的俗套? 答主:吴怼怼 这
    猫猫DpE 9 0 0 条评论
  • 近日,随着杨幂主演的《爱的二八定律》的热播,"请允许国产剧里有中女的存在"这一话题冲上了热搜,并引发了大量网友的热议。人到中年,生命的厚度与年轻时不可同日而语,即使脸上已经被岁月刻下了一些痕迹,也不妨碍"中女"拥有不同于"少女"的复杂性与魅力,阅尽千帆的磨炼与沉淀值得反复的推敲回味。 所以纵观近几年的影视市场,"中
    聪wmi圆霞jv 18 3 0 条评论
  • 本周知乎高分来啦~ 快来看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经典老剧赏析吧- 《士兵突击》 《士兵突击》对你有什么影响? 答主:影视圈杂志 这是《士兵突击》总制片人的张谦,多年前讲述《士兵突击》缘起和拍摄经过的一篇旧文。 《士兵突击》的缘起 2004年2月,为创作电视剧《新敌后武工队》,我约见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编剧兰小龙。 虽然因故最
    haojqoyong62 34 3 0 条评论